# 学习历程
# 初衷
初衷一:解决问题
案例1:
背景: 项目是一个模块化和非模块化结合的老项目,非模块用的是gulp,模块化用的是vue-cli,同时也是也一个多页面应用, 我们要做的情就是统一用vue-cli,
遇到的问题: 多页面里的entry和webpack配置里的entry的关系的疑惑,文档里也没有说明白,抱着这个疑惑去看源码是如何实现的
案例2:
背景: 项目是一个用样板工程搭建的,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改为vue-cli
遇到的问题: 原来的环境变量的配置文件是用js语法写的,现在写了不生效,然后去看源码找原因
1
2
3
4
5
6
7
2
3
4
5
6
7
初衷二:好奇心
因为原来webpack的配置是我自己手写的,那现在用了脚手架,我就在想
脚手架的设计思路是什?
脚手架里webpack的构建速度和包的大小的优化策略是什么?
babel是怎么配置的?
多页面是怎么配置的?
环境变量是怎么配置的?
页面的模板是怎么生成的?
webpack-dev-serve是怎么配置的?
...
抱着这个好奇心我去看源码是怎么实现的
1
2
3
4
5
6
7
8
9
10
2
3
4
5
6
7
8
9
10
# 学习顺序
首先: vue-cli-serve
的命令,例如:vue-cli-serve serve
然后:vue
的命令, 例如:vue create xxx